06 July, 2015

一年

考完試那天跟同學去慶祝我們終於撐過了在荷蘭的第一年,
但其實除了喝了啤酒,聊了天之外,
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

可能是那時候還有報告沒寫完,
也可能是我的反應比較慢。

總之,今天是在一切結束後的第一個周末,
而我也才正式開始感受到那
"啊!過了一年了啊!"
的實體感覺。

這真的是 感覺跟不上時間 的一年。
很多時候其實發生了很多事情,
但因為一直被大量的學習淹沒,
以至於根本沒有時間去好好感受,也無法仔細思考自己的想法。
只能把那些 什麼,不斷的累積在心裏某個空間。
(ps. 我一直覺得除了 working memory 跟 long-term memory 之外,還有個類似儲藏室的 storage memory)
等到有時間的時候,例如現在這短暫的空檔,
再拿出來好好檢視分類歸檔。

類別1: 學習量
這點我大概也跟幾個朋友 "抱怨" 過
荷蘭的學制是非常規律的四學期,
每學期為期八周,兩個學期中間有兩周的考試周,
所以簡單來說就是上八周的課,考兩周的試,然後依此重複四次。
至於每學期的份量有多少呢?
我想可以從客觀跟主觀方面來回答。

客觀來說,這四個學期我總共修了 67 學分,
學校對一個學分的定義是 28 小時的學習量,
所以說如果一門課是 5 學分,就代表學生應該要花 28*5=140 小時在學習這門課。
所以以平均來說,我一學期修了約 17 學分,
所以一學期是 28*17=476 小時的學習量,
平均分擔給 8 周,一周 7 天都不休息的話,則是一天 476/8/7=8.5 小時。
基本上可以想成就是跟上班一樣差不多每天 8 小時,只是整個禮拜都得工作沒有週末休息了。
而事實上,我可以很明確地說,那 28 小時對我來說肯定是不夠的。
我實際需要花的時間 遠遠 超過那 28 小時。

主觀來說,我這四個學期學習量分布的不太均勻,
我想可以用 Fibonacci series 來描述 (從第一項開始)
也就是說,第一個學期是 f(1) = 1,然後
f(2) = 2
f(3) = 3
f(4) = 5
到了第四學期約莫是第一學期五倍的分量。
至於那個 f(1) = 1 到底是多少的量呢?
簡單來說,這個 1 就是我來荷蘭之前認為自己可以用功學習的最大量。
在之前的求學生涯中,
我最認真學習的其間就是大四準備考研究所的那一年,
那年我規律的每天念書約 6 小時左右,跑步半小時,
按照自己烏龜爬行般地念書速度過了一年。
前半生的我,的確是認為那是我的極限。
但到了這之後,從第二學期開始,
我很明確的知道我必須有更高的產出,
不然無法應付這裡的學習份量。
然後下一個學期初又驚覺自己原來還必須要再一次提升自己的極限,
到了該學期末又很訝異原來自己曾認為的極限是可以再突破的,
一直,都會有新的極限。

類別2: 學習內容
老實說,這個 program 跟我想的不一樣。
當初以為這個 Human Technology Interaction 跟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應該是差不多的,
網上 (忘記哪個害人的網站) 說 TU/e 的 HTI 是:

心理學 (psychology),設計 (interaction design),資訊工程 (computer science) 各佔 1/3

這完全不是事實。

這個 HTI program 基本上就是 100% 的 psychology!!
應該這麼說,如果你是心理學背景的學生的話,你可以,也必須修一定份量工程相關的課程。
但如果是像我這種工程背影的學生,基本上幾乎沒有任何自己選擇的空間。
所有的課都已經被固定好了,而且幾乎全部都是心理學的課。
當然也不是說全部都是 psychology,其他還有 perception / cognition / behaviour / statical analysis 等等。
雖然說這之中我也在某些地方找到了些有趣的東西,
但整體來說這跟我想像的很不一樣。

(到底)為什麼我會想成像 media lab 那樣的地方呢?

至於上了那些課?

有趣的有:
=========================================
Behaviour Research Method (Data Analysis):
這門課其實就是在 regression,以及分析每個 predictor 的重要程度及代表意義等等。
對數字向來很有興趣的我當然是如魚得水,
了解數字背後代表的意義一直是我的興趣之一。

Super Crunchers:
這門課主要是討論 big data 的應用,
偏重在討論其可能性以及能使用或連結的資源。
除了課程內容本身有趣之外,
我最喜歡的是老師不考試,但期末要求自己想一個 idea,然後把它寫成一份完整的報告。
所以首先必須先想一個自己的 idea,然後在全班同學面前做個簡介,
之後參考大家的反饋之後,
從很多不同的面向討論這個 idea 的可行性。
基本上就是把教授當作金主,然後向他兜售你的 idea,
讓他願意出錢贊助你的 idea。
這也是我第一次把自己腦中的 idea 非常完整地紀錄下來,
相當特別的一個經驗。

Perception:
這門課主要就是討論人的感知,
所謂的感知可以想成是 input。
學習的過程中我對視覺,及深度兩個部分特別有興趣,
另外各種不同感官得到資訊的融合 (cue integration) 也相當有趣。
基本上我對人腦究竟怎麼解讀各個感官傳遞進來的資訊相當有興趣。

另外還有一個重點是,授課教授很像日劇 "天才伽利略" 裡面的伽利略教授。
就是那種長了一副娃娃臉,行為舉止卻有點怪怪的,
腦袋常常側一邊,邊想著事情邊走路的那種人。
有次我在課後跟他討論問題到滿晚的,
要跟他一起吃飯的助教等太久,就跟他說他們先過去吃飯。
當下我想說他大概會盡快結束討論,
沒想到他完全沉浸在討論中,
硬是又討論了近半小時。
結束後他穿上外套急急忙忙走出去後,我則開始收東西。
沒想到不到一分鐘他又急急忙忙走回來,
跟我說他走出去時又有了一些想法,
講完後才又用更快的速度走出去。

我還滿喜歡跟這種怪人討論的,
可以的話我也很想當那樣的怪人。

Cognition:
如果說 perception 是一個系統的 input 的話,
那 cognition 就是 decoding input information。
基本上 cognition 就是人腦如何去認知周遭的世界,
某個程度跟 perception 有重疊的部分,
但比較偏 mental 的部分。

其實從 perception 到 cognition,我發現自己對 input 還真的挺有興趣的。
我想這算是工程師的魂吧,
總是要搞清楚事物究竟是如何工作的。
至於 output 的部分就交給機械系去搞定就好 :)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cognition 的老師也是我相當欣賞的其中一位。
口齒非常清晰,講解非常清楚,
難怪得過好幾次最佳老師的獎。
其實 cognition 是很抽象的,
另外一位教 basic cognition 的老師就教得很糟糕。
但教 advanced cognition 的這位教得真的很好,
連我這種一點背景也沒有的人都能了解這抽象的內容,
進而產生興趣
=========================================
除了這些課之外,還做了兩個大型 project (各橫跨兩學期),
都跟當下火紅的 user experience 有關。
另外也上了很多其他的課,當然也不乏有趣的課,
只是真的有碰到心裡某一塊地方的就是上述這幾堂了。

類別3: 生活型態
當然是知道的,
隻身在外會很孤獨。

但我想這一年我已經把十年份的孤獨都用掉了吧

在這裡的生活,真的是千篇一律。
事實上也幾乎沒有朋友,
一整天都沒開口的日子也不令人意外。
並不是沒有機會,
年輕的印度同學,丹麥同學,大陸同學都有過無數次的邀約。
同組的荷蘭同學也約過吃飯。
但總是規劃了讀書計畫,吃飯計畫,喝酒計畫的我,
(以上都在房間內獨自完成)
總是找了各式理由推託。
當然,為了念書總是個絕佳的理由。
我想他們大概無法理解到,
如果我因為任何理由破壞了自己的計劃的話,
我在這建築起的世界,就會像紙糊的模型碰了水,
一瞬間崩塌。

當然也做了些旅遊,
冬天跑去美麗的 Salzburg 滑雪,春天則去了威士忌迷心中的聖地 Islay island 品嘗美味的威士忌。
當然還有數次的舊金山探親。
真的深深感覺到,其實自己對歐洲的興趣實在很有限。
(跟班上另一位台灣同學比起來)
應該說,對我來說歐洲真的很適合旅遊,
隨處是景,文化,不同語言的風情,
都相當令人著迷。
但如果說到住在這,
我承認這是個很棒的居住環境,
但可能是從小接觸的太少,總覺得那就是另外一個世界。
相比之下,美國日本反而親切的多。

而如果是旅遊的話,當然也是可以單獨旅行的。
不過可以的話我還是希望可以跟喵一起,
很多時候都會想著 "啊,這好棒,下次跟喵一起來"
但過去的經驗告訴我,那大概就是我最後一次面對著那幅景色了。
如果說在這三十幾年的人生中我有領悟到什麼的話,
排名第一的肯定是:

人只能活在當下

Good luck to my next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