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July, 2015

一年

考完試那天跟同學去慶祝我們終於撐過了在荷蘭的第一年,
但其實除了喝了啤酒,聊了天之外,
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

可能是那時候還有報告沒寫完,
也可能是我的反應比較慢。

總之,今天是在一切結束後的第一個周末,
而我也才正式開始感受到那
"啊!過了一年了啊!"
的實體感覺。

這真的是 感覺跟不上時間 的一年。
很多時候其實發生了很多事情,
但因為一直被大量的學習淹沒,
以至於根本沒有時間去好好感受,也無法仔細思考自己的想法。
只能把那些 什麼,不斷的累積在心裏某個空間。
(ps. 我一直覺得除了 working memory 跟 long-term memory 之外,還有個類似儲藏室的 storage memory)
等到有時間的時候,例如現在這短暫的空檔,
再拿出來好好檢視分類歸檔。

類別1: 學習量
這點我大概也跟幾個朋友 "抱怨" 過
荷蘭的學制是非常規律的四學期,
每學期為期八周,兩個學期中間有兩周的考試周,
所以簡單來說就是上八周的課,考兩周的試,然後依此重複四次。
至於每學期的份量有多少呢?
我想可以從客觀跟主觀方面來回答。

客觀來說,這四個學期我總共修了 67 學分,
學校對一個學分的定義是 28 小時的學習量,
所以說如果一門課是 5 學分,就代表學生應該要花 28*5=140 小時在學習這門課。
所以以平均來說,我一學期修了約 17 學分,
所以一學期是 28*17=476 小時的學習量,
平均分擔給 8 周,一周 7 天都不休息的話,則是一天 476/8/7=8.5 小時。
基本上可以想成就是跟上班一樣差不多每天 8 小時,只是整個禮拜都得工作沒有週末休息了。
而事實上,我可以很明確地說,那 28 小時對我來說肯定是不夠的。
我實際需要花的時間 遠遠 超過那 28 小時。

主觀來說,我這四個學期學習量分布的不太均勻,
我想可以用 Fibonacci series 來描述 (從第一項開始)
也就是說,第一個學期是 f(1) = 1,然後
f(2) = 2
f(3) = 3
f(4) = 5
到了第四學期約莫是第一學期五倍的分量。
至於那個 f(1) = 1 到底是多少的量呢?
簡單來說,這個 1 就是我來荷蘭之前認為自己可以用功學習的最大量。
在之前的求學生涯中,
我最認真學習的其間就是大四準備考研究所的那一年,
那年我規律的每天念書約 6 小時左右,跑步半小時,
按照自己烏龜爬行般地念書速度過了一年。
前半生的我,的確是認為那是我的極限。
但到了這之後,從第二學期開始,
我很明確的知道我必須有更高的產出,
不然無法應付這裡的學習份量。
然後下一個學期初又驚覺自己原來還必須要再一次提升自己的極限,
到了該學期末又很訝異原來自己曾認為的極限是可以再突破的,
一直,都會有新的極限。

類別2: 學習內容
老實說,這個 program 跟我想的不一樣。
當初以為這個 Human Technology Interaction 跟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應該是差不多的,
網上 (忘記哪個害人的網站) 說 TU/e 的 HTI 是:

心理學 (psychology),設計 (interaction design),資訊工程 (computer science) 各佔 1/3

這完全不是事實。

這個 HTI program 基本上就是 100% 的 psychology!!
應該這麼說,如果你是心理學背景的學生的話,你可以,也必須修一定份量工程相關的課程。
但如果是像我這種工程背影的學生,基本上幾乎沒有任何自己選擇的空間。
所有的課都已經被固定好了,而且幾乎全部都是心理學的課。
當然也不是說全部都是 psychology,其他還有 perception / cognition / behaviour / statical analysis 等等。
雖然說這之中我也在某些地方找到了些有趣的東西,
但整體來說這跟我想像的很不一樣。

(到底)為什麼我會想成像 media lab 那樣的地方呢?

至於上了那些課?

有趣的有:
=========================================
Behaviour Research Method (Data Analysis):
這門課其實就是在 regression,以及分析每個 predictor 的重要程度及代表意義等等。
對數字向來很有興趣的我當然是如魚得水,
了解數字背後代表的意義一直是我的興趣之一。

Super Crunchers:
這門課主要是討論 big data 的應用,
偏重在討論其可能性以及能使用或連結的資源。
除了課程內容本身有趣之外,
我最喜歡的是老師不考試,但期末要求自己想一個 idea,然後把它寫成一份完整的報告。
所以首先必須先想一個自己的 idea,然後在全班同學面前做個簡介,
之後參考大家的反饋之後,
從很多不同的面向討論這個 idea 的可行性。
基本上就是把教授當作金主,然後向他兜售你的 idea,
讓他願意出錢贊助你的 idea。
這也是我第一次把自己腦中的 idea 非常完整地紀錄下來,
相當特別的一個經驗。

Perception:
這門課主要就是討論人的感知,
所謂的感知可以想成是 input。
學習的過程中我對視覺,及深度兩個部分特別有興趣,
另外各種不同感官得到資訊的融合 (cue integration) 也相當有趣。
基本上我對人腦究竟怎麼解讀各個感官傳遞進來的資訊相當有興趣。

另外還有一個重點是,授課教授很像日劇 "天才伽利略" 裡面的伽利略教授。
就是那種長了一副娃娃臉,行為舉止卻有點怪怪的,
腦袋常常側一邊,邊想著事情邊走路的那種人。
有次我在課後跟他討論問題到滿晚的,
要跟他一起吃飯的助教等太久,就跟他說他們先過去吃飯。
當下我想說他大概會盡快結束討論,
沒想到他完全沉浸在討論中,
硬是又討論了近半小時。
結束後他穿上外套急急忙忙走出去後,我則開始收東西。
沒想到不到一分鐘他又急急忙忙走回來,
跟我說他走出去時又有了一些想法,
講完後才又用更快的速度走出去。

我還滿喜歡跟這種怪人討論的,
可以的話我也很想當那樣的怪人。

Cognition:
如果說 perception 是一個系統的 input 的話,
那 cognition 就是 decoding input information。
基本上 cognition 就是人腦如何去認知周遭的世界,
某個程度跟 perception 有重疊的部分,
但比較偏 mental 的部分。

其實從 perception 到 cognition,我發現自己對 input 還真的挺有興趣的。
我想這算是工程師的魂吧,
總是要搞清楚事物究竟是如何工作的。
至於 output 的部分就交給機械系去搞定就好 :)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cognition 的老師也是我相當欣賞的其中一位。
口齒非常清晰,講解非常清楚,
難怪得過好幾次最佳老師的獎。
其實 cognition 是很抽象的,
另外一位教 basic cognition 的老師就教得很糟糕。
但教 advanced cognition 的這位教得真的很好,
連我這種一點背景也沒有的人都能了解這抽象的內容,
進而產生興趣
=========================================
除了這些課之外,還做了兩個大型 project (各橫跨兩學期),
都跟當下火紅的 user experience 有關。
另外也上了很多其他的課,當然也不乏有趣的課,
只是真的有碰到心裡某一塊地方的就是上述這幾堂了。

類別3: 生活型態
當然是知道的,
隻身在外會很孤獨。

但我想這一年我已經把十年份的孤獨都用掉了吧

在這裡的生活,真的是千篇一律。
事實上也幾乎沒有朋友,
一整天都沒開口的日子也不令人意外。
並不是沒有機會,
年輕的印度同學,丹麥同學,大陸同學都有過無數次的邀約。
同組的荷蘭同學也約過吃飯。
但總是規劃了讀書計畫,吃飯計畫,喝酒計畫的我,
(以上都在房間內獨自完成)
總是找了各式理由推託。
當然,為了念書總是個絕佳的理由。
我想他們大概無法理解到,
如果我因為任何理由破壞了自己的計劃的話,
我在這建築起的世界,就會像紙糊的模型碰了水,
一瞬間崩塌。

當然也做了些旅遊,
冬天跑去美麗的 Salzburg 滑雪,春天則去了威士忌迷心中的聖地 Islay island 品嘗美味的威士忌。
當然還有數次的舊金山探親。
真的深深感覺到,其實自己對歐洲的興趣實在很有限。
(跟班上另一位台灣同學比起來)
應該說,對我來說歐洲真的很適合旅遊,
隨處是景,文化,不同語言的風情,
都相當令人著迷。
但如果說到住在這,
我承認這是個很棒的居住環境,
但可能是從小接觸的太少,總覺得那就是另外一個世界。
相比之下,美國日本反而親切的多。

而如果是旅遊的話,當然也是可以單獨旅行的。
不過可以的話我還是希望可以跟喵一起,
很多時候都會想著 "啊,這好棒,下次跟喵一起來"
但過去的經驗告訴我,那大概就是我最後一次面對著那幅景色了。
如果說在這三十幾年的人生中我有領悟到什麼的話,
排名第一的肯定是:

人只能活在當下

Good luck to my next year




25 April, 2015

生活感

是的  我住在歐洲。

每天我沿著河岸美麗的自行車道,
享受著 bike king 的路權上學。
路上有著美麗的景緻,豐富的人們,
路燈也總是掛著不同的旗幟訴說著城市即將到來的各式盛會。

然而,這一切都與我






儘管已經住了超過八個月,
對這個地方也很熟悉了。
可我從來也不覺得自己是生活在這個城市,
連那短短的一秒也沒感受過。
荷蘭對於我來說,
跟虛擬實境並沒有太大的分別,
就像是看了場電影,
對電影場景好像有了很多認識,
但永遠也沒有那踏實的感覺。

所以來旅遊一個禮拜的朋友就可以比我認識更多的荷蘭,
所以總有朋友向我詢問荷蘭旅遊的資訊,而我總答不上幾句。
所以,所以,,,我不覺得我屬於這裡。

但矛盾的是,我覺得我屬於 TU/e。
好吧,這其實也稱得上合理,畢竟那是我花上八成時間待的地方。

只是這種沒有社交沒有生活感的日子到底要持續到什麼時候呢?

20 March, 2015

大麻經驗

其實是很恐怖的
從廁所出來的時候,我清楚地感覺到我的身體狀況應該會越來越糟
看著一屋子很不熟的人(雖然是華人)
我還是決定立刻回家比較好。

下了樓第一個感覺是,我失去方向感了。
很難形容是怎麼樣的感覺,
就很像夜潛漂浮在海裡的時候,發現燈壞掉一樣,
完全無法分清上下左右前後。
往四周看去的景色好像不很陌生,
但就是無法決定該往哪邊走。
是個很難正確形容的感覺。

於是我決定 follow google map 的規劃,
先跟著走到車站再說。

騎著爆胎完全沒氣的腳踏車,
突然覺得上天要跟我說什麼似的。
不然為什麼要挑在今晚爆胎,尤其是個如此寒風刺骨的夜晚。
緩慢騎著車的時候,
我體驗到第二個感覺。

開始失去自體感覺

又是個很難形容的感覺,
但就突然覺得感覺不到自己身體的某些部份。
一開始是手,但邏輯的部分馬上自我解釋因為現在寒風刺骨+沒戴手套。
但隨即像是要提出反方論證似的,立刻開始感覺不到小腿。
腦袋裡馬上出現矛盾的意見,因為我正騎著腳踏車前進啊!(雖然很慢)
這麼一想突然差點從車上摔了下來。

此時開始覺得真的有點不妙了。
想休息一下,但又覺得最好撐到家再說。

終於騎到車站,
其實車站前每一條路都可以回到家。
但突然莫名的恐懼襲上心頭,
無法下定決心該走哪條路,覺得每條路好像都可能在施工似的把我引導到奇怪的地方。
只好默默決定去走平常最常回家的那條路,
雖然以現在的方向來說會繞點遠路,
但至少是我現在最有把握的路。

終於回到家,
感覺花了好久的時間。(雖然因為輪胎壞掉真的騎很久)

躺在床上後,開始覺得這真是個奇妙的感覺。
跟酒醉絕對不一樣,
腦袋一直有各式念頭,但都只能想個幾秒,像 speed date 似的,時間過了就得換下個念頭。
身體感覺不是自己的,但又可以完全控制(從視覺判斷)
並不會撞東撞西(感覺好像會,但實際完全不會,跟酒醉完全相反)
有些感受好像被麻痺了,卻有另一些被放大。
感覺像是騎著一台完全沒騎過,重心配置等完全不一樣的腳踏車(或是很類似腳踏車的東西),努力找著平衡點(雖然一直找不到但也沒有因此摔下車)
後面就沉沉的睡著。

早上起來完全沒有宿醉感,
跟 Sam 說的一樣,
是種隔天不用負責的酒醉。
但感知還是有點不同,
心理的某些部份好像被檢視過似的,
例如那些因為在異鄉不得不好好武裝起來的心理某些柔軟部分。

去修車吧,我想,今天是星期六應該還是找的到修車店。

下一次再抽,肯定要在自己安心的地方。
安心的部分被放大後肯定很舒服。。。反之亦然。

15 March, 2015

Time to move on

其實,我是很怕生的。

這是爸媽常掛在嘴邊的笑話
(他們覺得這是笑話)

=======================================
"不要看他現在這樣喔,小時候才不是這樣"
"每次只要有客人來,他都躲在客廳的角落"(配上小時候的我躲在某個框框裡的照片)
"叫他出來她就一直哭阿"
"還好長大了就不會這樣害羞了"
=======================================


事情並不是像你們想像的那樣。
身為 high self-monitor 的我,只是徹底地學會了如何符合他人的期待罷了。

=======================================
因此,我愛上了當 bartender 的樂趣,
因為我可以名正言順地站在吧檯,看著世間男女情感矛盾的起落。

因此,我幾乎跟任何人都可以是朋友。
因為我總能設身處地的為任何人著想,但能踏進我內心的人卻寥寥可數。

真的很羨慕那些可以毫不猶豫,走進任何店裡的人。
不要說在荷蘭了,我連在台灣都做不到。

真的很羨慕那些可以自由自在分享的人,
從來不知道該怎麼跟旁人分享一切。

真的很羨慕那些可以誠實表達情感的人,
到底該怎麼正確的表達出自己那最 primitive 的情感呢?
=======================================

其實已經差不多過了超過一半的人生
不由得會想好像有些事情是做不到了吧。。。

但,某些該做的事情還是得去做。
等我 70 歲的時候,
大叔應該已經掛掉了吧(雖然他一直跑步)
但我想我還是會看著他,跟 peggy 的書(74歲之類)
思考著這輩子我到底完成了多少 bucket list 的項目。
目前的進度大概是一半,希望能好好完成那另外一半。

08 February, 2015

五年一期

在知道我要離開工作到荷蘭念書時
在某次自潛及攀岩(原來這兩個可以一起啊)後,在海邊的涼亭跟朋友有過一段對話:

- 我在想自己 35 歲要做什麼?

- 嗯?為什麼要特別想 35 歲?

- 你看,我們都在 30 歲左右去澳洲,因為要做件很厲害的事情。我覺得 每 五 年 就應該要做件很厲害的事情。你現在不就要去荷蘭念書了嗎?這就是很厲害的事情。再過一陣子我的 35 歲也要到了,可我不知道我要做什麼。。

- 疑?是因為要做很厲害的事情才去澳洲的喔?而且還有 每 五 年 做一次的規定?

- 疑?你不是嗎?

- 好問題。。。

當下我無法判定我對自己有沒有這樣的規定,
對我來說,很多事情都是想了很久了,
例如:
想出國念書 - 約莫是大四開始的吧(2000),那時在學校還去聽了德國留學的講座(好像還是翹課去聽)
想去 media lab - 工作第一年底吧(2003),那個在誠品待通宵的夜晚,買到了 peggy 的書
想念 hci - 第一次大概是大二 or 大三(1998 - 1999),第一次構思 mp3 player 直接互相傳輸檔案的 idea。第二次是去社區大學上小魚老師的通用設計(2008),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好想上課,也很享受思考的過程。

所以說這些東西都是醞釀了很久的東西
當然  是非常不認真地釀著
也總是被路上各式的風景給迷惑
雖然這樣  但寫下 bucket list 的時候可是一點也沒有猶豫
而這些出發點  像是 tatoo 般不知何時紋在腦中的某部分
清清楚楚地在那

(題外話,我好像對生命中自己得出的結論的那個當下都記得超清楚,自己有時候都覺得怪)
(例如小學的某晚自己想出負負得正的解釋興奮的跑去跟爸媽說明,或是泡在溫泉中想出碩士論文的 idea 之際恨不得像天才伽利略教授那樣可以寫下腦中滿滿的定理及證明)

直到真的去做了,才發現以前覺得困難的點  卡了十多年的點
其實都還是最簡單部分
例如覺得沒錢
例如覺得英文不行
例如沒有選擇奇怪道路的勇氣
以實際狀況來說這些其實只是最簡單解決的部分了
另一種說法就是如果連這些都無法 "靠自己的力量" 解決的話  那這條路也別想走了
繼續舒服地待在台灣  消耗那與付出不成正比的美好泡沫  也不是不行
但心裡就是哪邊過不去  很不舒服

不過這條路真不是普通的難走
心理  生理  環境  生命時間點  每一樣都悄悄地 against myself
目前已經走了 1/4 的我真心這麼覺得

因此常常需要回想自己的初衷
回憶那強烈的動機
看看以前的成績  想想在那樣的條件下可以以第一名錄取研究所的自己

好吧
如果把這一些通通考慮進去的話
自己都開始覺得這 其實 真的 是件很厲害的事情了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