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July, 2006

日本人的停車

那天在等喵的同時,
看著金山街路邊滿滿的停車,
不管是人家的車庫前, 沒畫線的, 畫黃線的, 畫紅線的,
通通停滿了.
不禁讓我想到之前看過的一篇文章.

有點忘了文章本來是要寫什麼了,
但是我記的文中有提到一個小故事,
關於東京人與停車位的小故事.

===========================================================
就是說某人到日本東京去拜訪他一個在日本工作的台灣朋友,
當他朋友開車到機場接他時,
他問他朋友說 "東京不是很多車嗎? 開車的話會不會很難停車?"
他朋友說 "還好, 因為東京地狹人稠的, 所以政府規定要先有停車位才能買車."
"哇! 那買車不是很麻煩?!"
"哈哈, 你就不知道日本人有多笨了! 我們都是先去租一個停車位,
然後拿著租停車位的證明去買車. 等買完車之後再去把停車位退掉就好了阿~~"
"哈哈, 對喔~~"

之後又有一次, 那個人又到日本東京拜訪一個日本當地的朋友,
他問了他一樣的問題, 當然, 那位日本朋友也回答他一樣的話.
這時他不禁跟他那位日本朋友說
"我跟你說喔, 我有一個台灣朋友, 他......."
他把他那位台灣朋友的 "解決方案" 告訴了那位日本朋友.
結果那位日本朋友一臉疑惑的說 "那車子要停哪?"
他一下也回不出來, 就說 "隨便找地方停吧..."
那位日本朋友回說
"那為什麼不租個停車位呢? 而要隨便找地方停?
況且, 大家都是會先準備好停車位才買車的阿, 為什麼我要這樣作?
給人家知道不是很丟臉嗎?"
===========================================================

故事大概是這樣的內容,
他的重點就是說
日本人會認為為了買車而準備好停車位是一件合理且該遵守的規定,
就像是義大利人(?)會認為坐車就得要買車票是一件合理且該遵守的規定,
這個正當性與有沒有售票員是無關的,
並不是有人看才需要遵守的規定.

我不禁開始想,
要是今天台灣政府規定我要先擁有一個停車位,
才能夠擁有購買一部車的權力,
我, 會支持這個應該要被支持的政策嗎?

16 July, 2006

做對的事情

剛看完那本 北歐瑞典的幸福設計
除了感嘆那邊對設計的詮釋之外,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 反倒是書中介紹有關瑞典都市的一些大小事,
一些說大不大, 說小也絕對不小的事.

例如, 書中提到瑞典的公車,
是開了車門之後, 會降下一個斜坡,
方便推嬰兒車或坐輪椅的人上下車.
而公車燃料也不是汽油, 而是較環保的乙醇,
之後還會換成處理廢水中產生的一種瓦斯......

我驚訝的點是,
為何他們真的可以做到大家都知道會比較好的事呢?
就像公車, 要是今天有兩輛給大家選,
一輛是那種會有斜坡降下來的;
另一輛是台灣這種走樓梯, 嬰兒車與坐輪椅的人別想上去的,
我想大家一定會選那台比較好的-- 也就是有斜坡的那台吧!
但是我可以想像在台灣, 一定會有人說,
有斜坡的比較貴, 用的人又不多, 然後提出一張價錢單,
讓大家知道兩者價錢到底差多少,
而我們的預算又是多少(或是回扣有多少?)
最後就定案了!-- 決定用那台便宜的!!
為什麼? 因為沒有人敢打包票,
100% 確定那台有斜坡的 "一定" 比較好,
既然不確定, 至少選個便宜的, 好歹有一個選它的理由-- 比較便宜!

就像在公司也是一樣,
我負責的一顆產品,
系統部門規格上開到要 1.55V 就可以工作,
這就代表說電路裡每一個 block 都得在 1.55V 時就可以工作.
因此在做第一版, 也就是給客戶發展程式的 romless 版本時,
就有要求所有的 block 都要能夠低到 1.55V 可以工作,
而這個規格也讓類比部門的同事花了滿多時間做出符合規格的電路.
但是那時我就有跟制定規格的系統部門同事提出,
正式量產產品中的 OTP block, 據我所知是沒辦法低到 1.55V 的,
要不要先 check 這件事, 再決定到底需不需要開到 1.55V 的規格,
不然到時候大家都可以 1.55V 就只有 OTP 不行有什麼用?

結果, 以典型台灣人的工作思考模式就可以知道,
就算我一而在, 再而三的提出這點,
他們還是不敢確認這件事, 也不敢跟他們老闆提有這麼一件事,
感覺就是那種 "怕" 別人覺得是 "他" 說做不到的,
到時候會有 somebody 叫他負責的樣子.

好吧! 就這樣不管他~
到現在要做量產產品了, 要碰到這個問題了,
才說--
是喔! 沒辦法做到 1.55V 喔? 怎麼會這樣?! 那好吧, 改成 1.7V 吧~~

鬼咧! 那之前別的 block 做得要死做到 1.55V 是在耍人是嗎?
非得要到最後一秒, 才 "不得已" 的做出早就可以做出的決定嗎?

為什麼? 為什麼不敢做出正確的決定?
是怕要負責嗎?
如果怕的話, 為什麼不事前花更多的時間做更多的研究,
跟適合的人進行更多的思考,
以做出更正確的決定呢?

一定要到最後了,
才好像 "不得已" 而做出早該做出的決定,
他們的理由是 "至少可以跟上面的人說我們已經努力過了"

覺得還真是可悲...
要是有一天我變成那樣的話, 我會憎恨我自己的...

14 July, 2006

設計的意義

前一陣子買了一本好書

北歐瑞典的幸福設計

雖然目前只看了 2/3 左右,
卻已經讓我對 "設計" 的定義大為改觀.

以前總覺得, 說做設計好像沒說到重點,
應該要說的清楚一點, 例如說
室內設計, 工業設計, 平面設計, 網頁設計, 多媒體設計, 甚至是 IC 設計......
但是在瑞典, 在那些真正的設計師眼中,
設計什麼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 "設計" 那兩個字.

所以平面出身的人, 可以設計建築, 可以設計家具, 可以設計碗盤.
當然, 也可以設計平面作品.
建築出身的人, 也不只是做建築, 會做到家具, 甚至還會做到景觀.

設計這兩個字的意義是在於思考過程,
因此並不被侷限在某個很特定的領域中.

這讓我想到以前的科學家,
像達文西, 愛因斯坦之類的,
也都不是只做科學上的研究(雖然說單在科學上就已經是跨領域了)
還會涉及音樂, 藝術等等.

能夠當這樣的設計師, 或是科學家,
還真是不錯.

07 July, 2006

懷念的電機系館


難得回台北, 在幫家裡的電腦灌了 picasa 後,
居然給他找到了這張相片.

記得那是在研究所畢業後第一次, 也是唯一的一次回到台南.
是全家一起去的, 其實也想不起來為什麼會去了.
不過還記的當看到系館時, 那股懷念湧上心頭的感覺.
很強烈, 很清晰~

再怎麼說也是呆了六年的地方,
就是一個很熟悉的 feeling...

那天很有趣的不知道什麼單位在我們系館前大草地上放了很多紅色的蒲團,
與草地形成強烈的對比, 是我這個呆了六年的人也沒見過的景象. Posted by Picasa

04 July, 2006

留學這檔事

其實這個問題已經在腦中思考很久了,
有多久?
大概...一兩年吧~~

一直到研究所畢業以前,
我壓根兒忘記了自己曾經有多麼想到國外唸書的念頭.
可能是因為週遭沒有人出國吧,(除了班上拿綠卡的以外)
所有人也都很有默契的跟隨著某個既定的模式在走著,
也就是 大學 -> 研究所 -> 國防役
不用當兵的話就是工作,
總之大家都 "沒有例外" 的變成了別人口中的電子新貴.

這樣的生活很自然,
因為每個人都這樣.

但工作後看到的事卻讓我開始質疑起這個自然的正當性.

首先有一個朋友, 大學念會計的,
在我開始工作時去了英國自助旅行幾個月.
之後又工作了兩年.
現在又辭職到了美國自助旅行...幾個月吧~~

還有一個同事, 比我還小一年,
去年離了職, 到英國唸書.
好像在公司都還能聽得到她的笑聲,
現在卻已經開始在寫論文了,
of course, in U.K.

最近又有一個同事,
一樣是小一年的,
一樣是去了英國唸書.
現在應該剛到沒多久在整理東西吧...

好像, 我很不確定的感覺到,
這似乎是做得到的一件事啊~~
應該說雖然這樣做的話的確會有很多衍生性的問題,
但好像並不是完全無解的...

所以首先要問自己的應該是 "要不要", 而不是 "能不能"
或者應該說是 "想不想"

這個問題好難啊,
在國防役結束前解的出來嗎???!!

02 July, 2006

Switch to Blogger


喵!!~~~ 為什麼要換到 blogger?
無名不是用的好好的.......嗎? 喵!~~~!!

恩, 其實也沒為什麼,
客觀的理由就是因為無名實在是太慢了,
加上要上傳相片什麼的實在有夠麻煩,
介面又醜又難用,
速度慢到不知道是不是當掉了......等等, 罄竹難書(有用對嗎?)

當初會用無名, 也只是衝著覺得應該要支持這種學生創業的精神,
但在用過 blogger + picasa 後,
就知道無名實在是遜掉了,
其兩者間好用的差距, 絕不是在短時間就可以拉近的.

What? 主觀的理由喔??
對喔, 有客觀就代表要有主觀是吧...

只能說,
總覺得無名的麵包店不像是我的,
雖然它是我建的, 我弄的,
就是感覺那並不是我的東西, 而是為了某個其他目的而存在的.
但, 我的 blog 只能是為了我而存在才對, 不是嗎?

Anyway, 就是這樣了.
謝謝波幫我大聲的昭告天下.Posted by Pic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