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
有一就有二,無三不成禮。
事隔兩天,Tine 又讓我帶領潛水了。
但今天,並不是在我熟悉的浮潛區域,
而是要我帶大家到 lagoon 內另一塊海域去潛水。
雖然這塊區域一樣不深,約只有六米,
但是,我沒去過啊!
完全不知道要怎麼走。
於是在早上清理完玻璃船後
(現在在水下清理玻璃已經是我的工作了)
(在清理的時候跟遊客隔著玻璃面對面很是有趣)
(好想跟他們要我的照片啊!)
我自己跑去下午要帶人的海域先探個路。
探過路後,發現了一件恐怖的事實。。。
要找到那塊大礁石很容易,
但是要回來海上平台卻很困難啊!
我試了兩次,
都游到了奇怪的地方,
每次都是直到覺得怪怪的,浮出水面,
才發現自己根本不在自以為的地方。
於是我決定,
下午繞完一圈大礁石後,
我要把主控權交給 Tine,
讓她帶著大家回去。
到了下午,又是一陣兵荒馬亂後我們下了水。。
很奇怪,每一次下水前都是這樣,
沒有一次是輕輕鬆鬆的。
下水後我照著計畫,
依照早上探路的路線前進。
半小時後我們繞了大礁石一圈,
然後我把主控權交給跟在後面監督的 Tine,
讓她帶著大家回去。
而在回程的路上我則是拼命的認路,
希望下次,如果還有下次的話,
我可以自己完成整個導潛。
回程的船上 Tine 跟我說要注意自己的速度。
因為在剛開始的幾分鐘,
我顧著拿著指北針認路,
自顧自的前進,
並沒有很注意跟在後面的潛水員。
而今天的四個 certified divers,
有兩個跟我跟的很緊,
另外兩個就隔得較遠,
而且其中一個好像還有些狀況,
好在後方有監督的 Tine 幫我解決。
但是以後,我得要自己注意這些事情。
而 Tine 也在大家上岸後問了潛水員對我的感想,
他們的反應也是說一開始有點快,
但到後面就很好。
我想,我會把這些建議當做讚美,
並且把有問題的部份做改進。
另外,她還建議我盡量找些特別的動植物,
讓潛水員欣賞,
以增加與他們的互動。
這讓我想起之前在綠島阿禧會找阿肥讓我們看,
這是一樣的道理。
第二次帶人潛水,
算是圓滿結束。
雖然今天因為要幫忙中國遊客的關係,
有些潛水的工作並沒有做好,
但單就帶人潛水這件工作來說,
算是有達到自己的目標。
28 January, 2010
Second time leading dive
26 January, 2010
First time leading dive
話說這星期,遊客少了很多,
更別說是中國遊客了。
我這個翻譯無用武之地,
幾乎每天的 boat crew list 都沒有我。
這時 Tine 問我要不要上船幫她,
本來,我一開始的目的就是要潛水的。
所以既然我不能當 boat crew 賺那微薄的 48 塊,
我當然是上船做潛水工作跟潛水啦!
沒想到,Tine 居然讓我做了想不到的事~
一早她問我,
有沒有信心帶 certified diver 潛水。
我心裡很虛,因為每一次我都只是跟著潛而已,
並沒有想過自己有帶人的一天,
也並沒有特別去注意地形地貌。
所以我回她說,在 lagoon 內可能可以(因為常下去浮潛,至少大概知道路)
但是 deep diving on the wall,也就是在外堡礁做深潛是一定不行的。
於是她決定讓我帶 lagoon 內的潛水。
要說帶人這回事,跟自己快快樂樂的潛水是不一樣的。
基本上,在 PADI 系統中,
潛水證照分成幾個等級。
首先是 Open Water 及 Advanced Open Water,
這兩個等級都是代表你可以跟夥伴快快樂樂的下水,享受潛水之樂。
再來就是我現在拿的 Rescue,
代表你發現你的潛伴,或是附近的潛水員有狀況時,
可以當場做緊急的處理與協助。
而以上三個等級都不具帶人潛水的資格。
要帶人的話,得要再往上一級,
到達潛水長,也就是 Dive Master。
在這個等級,代表可以帶領有證照的潛水員下水,
這些被帶領的潛水員雖然都有 OW 等級以上的證照,
在水中仍可能有各式狀況,
而 Dive Master 就負有解決這些問題的責任。
而再往上一級,就是 Instructor,
到了這個等級,才可以做潛水的教學及發放證照。
若是要帶領完全沒有任何潛水證照的遊客下海體驗潛水,
也得要由 Instructor 來帶領才行。
可以想像完全沒經驗的人第一次下海潛水,
問題一定是更多的。
而在我們這邊,
lagoon 內的 certified dive 通常是由 Dive Master Trainee,也就是正在學習潛水長課程的學生來執行。
他們雖然不具潛水長資格,
但需要學習及累積帶人的經驗,
而 lagoon 內的潛水相對是安全很多(基本上是上面的人在浮潛,我們在下面潛水)
因此才能交給他們來帶。
所以當 Tine 說要給我帶的時候,
我有點驚訝,
因為我並不是 Dive Master Trainee 啊!
不過我想,這個經驗對我來說很好也很特別,
換到別的地方,別的 Instructor,
一定不可能讓我做這樣的事情的,
於是,我答應了她,
接下了第一次帶人潛水的任務。
。
。
。
於是在兵荒馬亂之中,
總算是順利把人帶了回來。
實際上執行起來其實沒有想像的困難(可能是沒碰到大狀況吧)
但我發現控制自己的速度很重要。
有時會忘記自己在帶人,
自顧自的前進。
但,這些被我帶領的人,
是付錢來大堡礁欣賞美麗的珊瑚與生物的,
並不只是要走完這個路線而已。
因此他們一定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
有時還會脫隊去看躲在岩石下的生物。
所以我必須時常轉身過去確認大家都有好好跟著,
並且注意有沒有人發生任何狀況。
好在今天的 certified diver 都相當的有經驗,
中間只發生了一次我游太快,
又回頭去找人的小意外。
第一次帶人潛水就這樣悄悄的落幕,
沒什麼狀況,嗯,
很好。
(不知道還有沒有下次?)
24 January, 2010
焦急 X 無禮 X 死海龜
現在似乎已經過了假期的樣子。
最近來參加行程的旅客有越來越少的趨勢,
而且來自兩岸三地的旅客也是銳減,
有時甚至我根本就不用上船。
照理來說這對我不是件好事,
因為如果我是為了錢工作的話,這樣我賺的錢就會變少,
好在我只是要經驗不要錢的背包客,(生活費夠用就可以)
所以對我來說是還好。
有多點自己的時間,正好可以讓我寫點東西,
做點平常沒時間做的整理等。
而今天,雖然要上船,
不過中國旅客只有 24 個,
對已經工作一個多月的我來說,
應該是輕輕鬆鬆。
今天的 island walk,
照例也是由我來帶領。
因為只有 24 個人的關係,
感覺非常的輕鬆,
而且可以照顧到每一個人。
而今天這一團平均年齡較年輕,
對島上生態也頗有興趣,
他們的頻頻發問,讓我感覺很不錯。
(由此可知學校老師在上課應該也是很希望學生發問的)
(前提是,如果是個認真的老師的話)
從海邊走回去的時候,
很稀奇的,居然看見了一隻大海龜。
不過卻是死的。。。
只剩下了龜殼跟一隻腳,很是可憐。
我問了船員,
聽說上禮拜就有人看到了。
他們在猜這隻海龜應該是被鯊魚攻擊後,
肉被吃掉了,
只剩下龜殼飄上岸。
希望這隻可憐的海龜能夠在島上安息。
下午在浮潛時,
有對來自廣東的父母,
突然跑來跟我說,
他們的女兒不見了!
我問他,你為什麼覺得你女兒不見了,
焦急的父親回我說:"我女兒不會游泳啊,她都已經半天不見人影了!"
在問過他女兒的特徵後,
我知道他的女兒是哪個女生了。
因為在 20 分鐘前,
她還跑了上船跟我要魚飼料,
說要去餵魚。
而且,她說她會游泳,所以不需要穿救生衣。
所以我認為,她只不過是還在水裡游泳罷了。
但在我把我的判斷與他說之後,
這位焦急的父親似乎完全聽不進去,
他一心認為他女兒很不會游泳,而且一定會時常上岸跟他們會合,
所以現在她女兒很久沒跟他們會合了,就代表在水裡出了事。
但我知道事實上,她女兒不但會游泳,而且 20 分鐘前才上了岸,只是沒有跟他們會合而已。
於是我把情況跟船長 Jeff 講,
Jeff 決定開小船帶這位父親出去繞一圈找找看。
約莫五六分鐘後,他們回來了。
但是沒找到他女兒。
我問這位焦急的父親說,你有一個一個看是不是你女兒嗎?
他說:"我有一直喊她的名字阿!"
他在出發前我就跟他說,要用眼睛看每個泳客。
因為在浮潛時是聽不太到水面上的聲音的。
但這位父親恐怕是太過焦急了,
完全沒把我們的話聽進去。
此時 Jeff 上了岸,
指示大家分頭去確認他女兒有沒有在船上或海上平台的任何地方。
這船上跟海上平台說大不大,說小卻也不小,
或許他女兒正在什麼地方曬太陽也說不定。
Jeff 的決定對我來說是合情合理,
但對這位已經快失去理智的父親來說則是完全不能接受。
"她一定在海底啊,你們要在出去找她啊!"
"現在不去救她,要等什麼時候?!"
"你們不能這樣不負責任,不管事啊!出了人命怎麼賠啊?!"
好在這些船員都聽不懂中文,
不然真不知道這些正拼了命幫忙找人的船員們心理會怎麼想。
過了三分鐘,大家回報 Jeff,
確認這位父親的女兒一定在水裡。
於是 Jeff 決定帶這位父親再出去繞一圈,
一個一個的確認。
而這時沒下水的中國旅客也聚了過來看是怎麼回事,
大家都在平台上幫忙往水裡看,
尋找他女兒的蹤跡。
就在 Jeff 他們出發的兩分鐘後,
一個符合特徵的女生游了回來。
在確認過名字後,
果然,就是我們在找的人。
她的母親在她上岸後罵個不停,
而旁人則是幫忙這個可憐的女兒講話。
在我眼中,我覺得這個女兒並沒有做錯任何事情。
她可以游泳,而且游的很好。
他們也並沒有說好要會合之類的,
所以這一切都只是因為她不會游泳的父母把自己的情況投射到她身上,
雖然事實上並不是這樣。
但儘管如此,
我完全可以體會這對焦急的父母的心態,
因為對不會游泳的人來說,總會認為水裡就是一個危險。
所以此時我並不會責怪任何人,
協助任何一位旅客本來就是船員該做的事情。
於是我們把 Jeff 跟焦急的父親叫回來後,
這一個事件才總算落幕。
之後在我們請旅客們上船,
準備要回去時,
這位父親又有問題了。
他突然跑出來平台,
跟我說,他的鞋子不見了。
而且,他一口咬定我們把他的鞋子收到了平台上一個已經上鎖的櫃子裡。
我跟他說,會不會你的家人幫你收進去了呢?
他說:"不會!一定在那裡面啦" "我沒鞋要怎麼回去啊?!"
他的肯定,就跟他肯定他女兒溺水一樣,
不僅完全聽不進別人的意見,而且沒根據。
因為此時大家都非常的忙碌,
而且船立刻就要離開了。
我只好先請有鑰匙船員幫忙把櫃子打開,
他看了看裡頭很多雙膠鞋,但每一雙都是船公司的,
並沒有他的那雙。
此時他說:"隨便讓我穿一雙吧!讓我有鞋可以穿回家就好。"
!!!!!!!
我很驚訝!他居然說的出這種話。
這些是船公司的財產,為什麼要給他呢?
他連去確認他家人有沒有幫他把鞋收進去都不願意,
就一口咬定他的鞋不見了。
而現在居然還要我們給他一雙穿回家?
這時幫我開櫃子的 Phil 講話了,
他說這些都是船公司的鞋子,一定不是你的,
請不要隨便亂穿。
我也跟這位父親用中文講了一樣的話,
但他完全不聽我講什麼,
自顧自的隨意穿上了一雙鞋,
想就此蒙混過去。
這時 Phil 態度強硬,
指示他把鞋脫下,
這個聽不進人話的父親才不甘願的脫下不屬於他的鞋子。
回程的路上,我看到他腳上穿著他說不見的鞋子。
想必是他的家人早已幫他收了進來。
但此時我已經不想再跟他說話了。
如是是因為擔心女兒的安危而失去理智,
這是人之常情,大家都可以接受。
但是只是為了自己鞋子可能不見了,
就要穿別人的鞋,
這種無禮的表現我是完全無法接受。
我想,因為他是客人,
並不會有人跟他計較什麼,
但事實上所有船員都看在眼中。
尤其是 Phil,雖然語言不通,
但是看也知道這個父親想把船公司的鞋子穿走。
今天,這位父親真的做了一次很失敗的國民外交。
23 January, 2010
最背包客的一天
從昨天到今天,
絕對是到目前為止在澳洲最"背包客"的一天。
話說前天晚上,
Tine 突然問我隔天要不要與她 & Sunny 一起去 Bundaberg,
我問她,去那裡要幹嘛,
她說主要是去找游泳池游泳(Agnes Water 這小鎮是不會有游泳池這種東西的)
順便去拿 sea book(記錄自己在海上工作的時間)
然後去潛水公司找 Julian,也就是我在這邊的教練,
跟他說聲 Hello 之類的。
我心裡盤算,
雖然我並沒有很想游泳,
但是 Tine 是個非常好的 swimmer,
我又很早就想把蛙式練好(一直覺得自己的蛙式有問題)
而 Sea book 這種東西也算是自己工作過的記錄,
有澳洲政府的背書,
對自己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而去潛水公司找 Julian,
我可以問他收到我的 Rescue Diver Card 了沒,
順便提醒他一下,讓他記得有這回事。(澳洲人就是什麼都很慢,不催不行的)
於是我就答應了他們,
決定跟他們來個 Bumdaberg 一日遊。
誰知,一日會變兩日!
當天一早照著計畫,
我們一行三人先一起到了 Bundaberg。
找了間游泳池,
每人給了三塊澳幣,進去游了三小時。
說起來 Tine 真的很厲害,
她至少游了兩公里以上,
而且有一公里還是等到我們都累到不行了,
她才自己開始做自我訓練,
也就是連續一公里四式混和的訓練。
真是太恐怖的體力,
我這種凡人實在是不能比的啊!
之後我們去 Queensland 政府辦公室買了 sea book。
雖說不太知道要幹嘛用,
但是先買著,之後再看看有沒有什麼用處吧。
之前有船員跟我說過,日後我若要去別的船上工作的話,
這個記錄將會非常的有用。
而在前往最後一站,也就是潛水公司的途中,
Tine 突然問我們說,想不想去看海龜下蛋?
我知道 Bundaberg 這邊是有名的海龜產卵地點,
但要看海龜下蛋是要在晚上,
正確來說是半夜,才有可能看的到。
所以這就代表我們不是要開夜車回去,就是要在這住一晚。
Sunny 是立刻就贊成了。
這也難怪,
他是個住在露營地的澳洲人。
對 Aussie 來說,
這種突然的計畫根本就是理所當然,
所以完全不需要考慮。
而我就想的多了,
之中最主要問題是,要住哪?
我們啥都沒帶,
(因為根本就沒打算要過夜的啊!)
所以我是比較希望開夜車回去,
或者是改天再來看。
但是心理又有另一個聲音說,
"你確定之後還有時間跟機會可以過來看海龜下蛋嗎?"
因為我一星期只有兩天假,
最近上班的時間又變得很不固定,
可能突然就多了一天假,或是少一天,
或是換一天。
總之整個很難預料。
加上我又沒車,要來的話肯定要跟著他們或是誰一起來,
沒辦法自己來的。
要碰到大家剛好都放假,實在是不容易。
好吧,既來之則安之,
就來去看海龜下蛋吧~
在潛水公司,
我問了 Julian 關於我的 Resuce Diver Card,
沒想到他拿了一張紙做的卡片,
上面還寫著別人的名字。
然後拿起了立可白,當著我的面就把別人名字塗掉,
換上我的名字。
真是嚇死我了!
(不是這樣就想把我給打發了吧!)
我問 Julian 說,
This is a temporary card, right?
還好,他點了頭,說正式的卡片現在應該正在寄過來了。
呼,年紀大了,禁不起嚇的啊!
中間還穿插了爸媽從台灣打電話給我要我處理信用卡的問題,
我得要自己打給台灣的渣打銀行。
但是他們的語音系統我居然無法用。(什麼爛系統?!)
只好找一家麥當勞,
用他們的無線網路,加上我電腦的 Skype,
勉強處理完。
真是多事之秋的一天。
處理完後,
我們前往要看海龜的目的,
Mon Repos National Park。
到了那才發現,雖然已經是晚上六點,
居然是人山人海。
而且,大家好像都是有預約的啊!
隨便問了幾個人,
都是在數個月前就預約了,
沒有一個像我們這樣臨時來的。
問他們為何要預約,
他們說,因為一天只有 300 個名額。。
ㄜ。。是不是這麼慘啊!
於是我們硬著頭皮,
跟著他們一起排隊,
看看會被怎麼處理。
好不容易排到我們了(沒辦法,我們是最後一個啊!)
工作人員發現我們沒預約後,
告知我們,我們可以付錢買票,
但我們會是最後一梯。
也就是第五梯。
而看海龜下蛋,通常是前兩梯比較看的到。
海龜是野生動物,他們的行為是無法預測的,
也就是說要我們賭看看就是了。
而我們,當然,
都已經來了,也不可能就這樣回家。
於是在付了門票 9.5 塊後,
我們開始了漫長的等待。
所謂的漫長,是從七點左右開始,
一直等等等,等等等,
看著第一批開始進去了,第二批。。。
Tine 拿出電腦看電影,
我則邊打蚊子邊跟著看。
而 Sunny 躺在地上睡覺。
到了快 12 點,
終於,輪到我們第五梯了!
不知道是我的錯覺還是怎樣,
總覺得這最後一梯特別多人。
後來才知道,原來有些前面梯次的人,
想要再看一次的,
就跟著我們又看了一次。
我們一群人就摸著黑,跟著工作人員走到海灘。
晚上的沙灘是伸手不見五指的黑,
只靠著朦朧的月光星光勉強跟著人群前進。
這時工作人員跟我們說,
我們應該沒辦法看到海龜下蛋。。
因為這時候並沒有海龜上岸。
而前幾梯好像有看到的樣子。
不過,今天正好有一窩小海龜孵化,
而他們要幫忙把孵化的小海龜放回海裡,
這就是我們今天可以體驗的行程。
好吧,反正大海龜我在船上天天都在看,
剛生出來的小海龜倒是沒看過,
也算是另一種體驗。
剛生出來的小海龜真是超出我預期的小,
大概只有兩個指節大吧,
工作人員邊講解,邊把小海龜放在我們的手上,
讓我們體驗小海龜有力的小腳。
小海龜出生後,是有自己爬回海裡的本能的,
但是沙灘上可能會有一些動物等著吃牠們。
所以工作人員才會這樣不厭其煩,
一隻一隻的保護著,
確保他們可以順利回到海裡。
雖說海裡還有更多的挑戰跟敵人等著,
但至少我們可以盡我們的能力幫助牠們在陸地上存活。
之後我們排成兩排,
目送著工作人員護送小海龜慢慢爬回海裡。
希望牠們都可以順利長大,
之後,再回到這片沙灘來下蛋。
整個行程耗時約 40 分鐘。
黝黑的天色,朦朧的月光,
加上規律的海潮聲,空氣中鹹鹹的氣味,
我們看著小海龜努力的爬行,
感覺像是在夢裡,或是另一個世界,
過著平常想像不到生活。
往回走的途中不知為何,
我們這連手電筒都沒有的三個人居然是帶隊的,
一個五六十人的隊伍就這樣跟著我們走。
這時 Sunny 突然說,不知道後面這些有手電筒的人會不會跟著我們亂走?
於是我們就做了個小實驗。
我們突然轉進一條很明顯就是錯的路(連沒有手電筒的我們都知道不是那條路,應該夠明顯了吧!)
結果後面的人居然都快步跟上,沒有人有所懷疑。
直到五秒鐘後,在最後面的工作人員大叫,要我們走回正確的路。
而我們三個是笑到不行,
有個隊伍中的人看我們笑成這樣,
對我們說,
You have absolutely no idea where you're going to, right?
曾經看過一本書,
講到群體的力量能夠讓一個人失去基本的判斷力。
這個理論在今晚獲得了某個程度的驗證 :P
回到展示中心,
這個時候就算是想開車回家的我,
也已經累到不行,
於是我隨便找了一個有木頭地板的地方,
以大地為被,倒頭就睡。
直到半夜四點,突然被冷醒。
我摸著黑移到室內,
繼續,倒頭就睡。
不過這時已經睡不好了,
就這樣在翻來覆去中到了六點。
此時天色漸亮,
我想,反正這麼難睡,
不如去海邊看日出吧。
說是看日出,其實是晚了,
但美景仍在。
有點諷刺,澳洲東岸是容易看日出,但不容易看日落的。
但是我卻是天天看日落(因為 1770 是東岸少數可以看日落的地點)
而日出,反倒是第一次看。
記得三個月前剛到澳洲,住在黃金海岸時,
還說過要找一天早起看日出,
結果竟是在已經來澳洲快三個月的今天才第一次看到日出。
剛到澳洲的自己,應該是怎麼也想像不到會在澳洲有著怎樣的體驗。
在這邊的生活,我總是得盡自己的全力抓住大方向前進,
然後不去理會中間會發生怎樣的事情,(也無法理會了)
唯一要做的就是細細體驗其發生的點滴。
這種模式,想起來就是自己一貫的態度,
不論是在工作上,感情上,或是處理事情的態度上,
好像都還是回歸到這樣的模式。
只是在旅行中這樣的模式會變得更加的明顯。
等到大家都起床後,
我們就駕著車,
回到了我們在 Agnes Water 的家。
而我,倒頭又睡了五六個小時。
沒辦法,我已是個年紀快要大到不能申請打工度假簽證的老人,
熬夜這種事情實在是做不太來。
或許有些人覺得,背包客總是很隨性的在決定事情,
但事實上,我心目中的背包客是決定的很大膽,很迅速,
然後盡一切的力量去完成自己的決定,如此而已。
16 January, 2010
階段性任務
終於在今天完成了來澳洲的一大任務。
其實本來並沒有這個任務的。
當初來澳洲定下的目標大略是:
Scuba diving in Great Barrier Reef
Uluru
Fraser Island
English improvment
剩下的就是放空自己,
盡可能的體驗一切。
所以才想要找一份可以潛水的交換工作。
沒想到我找到的工作除了可以潛水外,
還可以上潛水課升級我的證照。
於是,第一項任務就變成了:
Scuba diving in Great Barrier Reef + Advanced Open Water Diver + Rescue Diver
在過去這兩週的每一天,
除了上船工作外,
其他我所有的時間都是在念書。(喔~其實我在船上也在找時間看書啦 :P)
每週唯一的兩天假期就是到 Bundaberg 上課。
上禮拜上的是 Advanced Open Water 課程,
Julian (my instructor here) 給我上的是 Drift Diving, Navigation, and Peak Performance Neutral Buoyancy。
而 Boat diving 跟 Deep Diving 他則假設我在船上都已經學會了。
(事實上 Boat Diving 還說得過去,Deep Diving 好像沒有吧。。。)
在完成所有的訓練以及我念完所有的書後,
我順利的拿到了 AOW。
緊接著則是這痛苦的一星期。
怎麼說呢?
因為 Rescue Diver 是有考試的,
所以我所念的書得要真的念進去。
每個章節後面的練習題也都得完成。
如果是中文也就罷了,
偏偏我自己花錢買的書居然還是英文的,
搞的自己念的好累,
念英文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但是速度實在是快不起來。
在很痛苦的熬夜後,
終於好不容易趕在去上實習課程前算是念完了。
跟我一起上課的是 Alex, age 20, from Sweden,
帶了一台很大的 ASUS laptop,
整天都在打電動。
第一天我們在 pool 上課。
可真是累死我也。
發現自己蛙鞋實在踢的太差,
踢的慢就算了,
在練習把裝備在水中脫掉,邊拖著人邊進行救援呼吸時,
實在是浮不起來啊!
搞的 Alex 很可憐,
常常被我壓進水裡,
因為如此,他為了呼吸,
會把頭抬起來。
但是這樣只會讓我更沒辦法把他抬出水面,
於是形成了惡性循環。
Julian 後來有特別教我要怎麼踢蛙鞋讓自己抬著人出水面,
但是我還是沒辦法做的很好。。。
不過除此之外一切都還好。
第二天,也就是今天,
則是一樣的課程,但是地點換到海裡去。
海裡頭的好處是,
浮力大了很多,
所以今天大概只讓 Alex 吃到兩次水吧(so sorry for Alex...)
但是因為浪大,踢蛙鞋踢到很累。
而且我發現 Julian 都讓我先當 rescuer,Alex 當 victim,
之後才反過來。
差別是,通常我都游比較多次,
可能是 Julian 希望讓我多練習踢蛙鞋吧~
我心裡是這樣想著,
但是只能說真的踢的很辛苦。。。
不過海洋實習的四個狀況總算是順利完成。
中間還有段小插曲,
今天跟我們一起去海邊的還有對中國來的情侶,
他們是一起到澳洲旅遊兩星期。
這點讓我很驚訝,
因為鮮少有東方人,尤其是中國人或台灣人,
到 Bundaberg 旅遊的。
如果只有兩星期,
一般是去 Sydney, Melbourne, Brisbane, Cairns 等等,
沒聽過會來邦達堡的(大陸用語)。
聊天後才知道,
原來他們是自己租車,
已經去過 Syndney, Melbourne, Gold Coast 等等。
來 Bumdaberg 就是為了參加這體驗潛水,
結束後就要回大陸了。
知道後感到很巧合,
居然可以在他們行程的最後一天碰上面。
於是在坐他們的車到海邊途中,
我們聊了很多,
我也根據我在船上的經驗提醒他們第一次潛水該注意的事項。
說起來他們租的車還真好,Toyota Camry。
在台灣的上班族大概無法體會,
來澳洲的坐過無數爛車的背包客就會知道我的意思。
結束課程後回到辦公室,
等著我的就是最後的筆試。
一共五十題,全部是選擇題。
對我們這種台灣長大的小孩來說,
筆試實在不是很大的問題,
尤其又是可以猜的四選一 :P
最後就在錯四題的成績下,
拿到了我的 Rescue Diver。
Stage Clear!
06 January, 2010
奇緣
在船上久了,
有時候會懷疑自己需要花這麼多時間在這裡嗎?
一天工作超過 10 小時,卻只拿了不到一半的工資,
甚至有時候,連聊天都有點懶,
也分不清是聊不來或是失去了熱誠。
今天船回程的時候,
在甲板上卻有了一段神奇的聊天。
一個大陸男生,Babou,大概是 24 或 25 歲吧,
一開始只是例行性的聊天是不是在這念書阿等等。
聊著聊著,聊到他有一個 fiancee,
我想這也很正常。
過了一會,他媽媽因為暈船也跑上來甲板了。
這時 Babou 突然改成用英語跟我交談,
一開始我還覺得莫名其妙,
不過馬上就知道原因了。
他跟我說他的 fiancee is a he, not a she。
原來他是 gay,在 Sydney 念書認識了他的 fiancee,
而他媽媽是過來澳洲探親跟過聖誕假期。
Babou 在與他媽媽一起來參加旅遊的前一天,
跟他媽媽坦白了他是同性戀,而且還有了個 fiancee。
結果他媽媽哭了一整天,無法接受。
而 Babou 也非常的 upset,
由於他媽媽因為他是同性戀就否定了他的一切。
我跟他說,這種事就算在台灣也會是這樣,
中國人對這方面的接受度還很低,
但是我相信做父母的最後都還是會接受的。
再怎麼說,也是自己的小孩,
小孩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吧。
之後我們就用英文聊了很久,
由於他的情況很複雜,
總之他跟他的 fiancee 會分隔兩地兩年,
之後他會去西班牙與他結婚,可能也會定居。
而他媽媽這邊則是邊走邊看。
船快到港前我們交換了 email,
他說他們在 Sydney 的 Bondi beach 有間房子,
如果我要去 Sydney 的話可以跟他聯絡,
他們可以當免費的地陪帶我們看看不同的 Bondi beach。
他跟我說,他很高興我跟他聊天,
因為自從他跟他媽媽坦白後,
心情一直很差。
但又沒辦法隨便跟別人聊這件事。
不過不知為何,卻跟我聊了起來。
可能是在對的時間地點碰到了聊得來的人吧。
他覺得很高興也很感激。
我覺得很神奇,
的確,在這樣的地方結交了一個來自中國的同性戀朋友,
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我並沒有特意要跟他聊些什麼,
卻在他最需要的時候幫助了他,
真的是很奇妙的一件事情。
回家後我跟隔壁鄰居 Phil 聊起這件事,
Phil 是一個很好的幫助者,
他跟我說,因為我們在船上隨時都在關心旅客,
當你出自內心的關心被感受到之後,
有時候他們就會把你當做朋友,對你訴說一些只有對朋友才會說的話。
如果這是真的話,
那我會真的覺得很高興。
不單單是幫助到了人,結交到了朋友,
也代表了自己的工作受到了客戶的直接肯定。
02 January, 2010
凡事靠自己
跟 Tine 住了好一陣子了,
真的開始感覺到文化的差異很大。
我住的這間 Dive House 是屬於潛水公司的,
我會住進來是因為船公司的人幫我安排,也幫我付錢給潛水公司。
但,也讓我見識到了澳洲人的做事效率。
一開始船公司的人說要幫我安排時,
說要幫我問潛水公司的老闆,以及已經住在那的 Tine。
所以當我要搬進去的第一天,
理所當然我認為已經都知會好了。
沒想到 Tine 是完全不知道有這回事(潛水公司老闆我到現在都聯絡不上,無從得知)
於是我就這樣莫名其妙的住了進去。
剛開始,Tine 會跟我一起用鑰匙。
但有天下班,
我可以先回家,她則要留在公司打氣瓶,
於是我跟她要鑰匙,
沒想到她跟我說她不能給我鑰匙,因為她沒有那個權力?!
她要我打電話問潛水公司老闆的意見,
看看潛水公司老闆說我們可以 share 鑰匙,或是再給我一把鑰匙,
總之,她不會再讓我用鑰匙了。
以理性觀點來說,我承認她說的沒錯,
因為她把鑰匙給我用的話,要是屋子有了什麼損失,
要負責的是她,而不會是我。
但是我們已經住了兩個禮拜了,
就算不是朋友,也是同事兼室友,
再說我回家也是待在家裡不會亂跑,
需要在這個時候這樣做嗎?(感覺很不被相信)
於是之後的幾天我開始積極跟潛水公司老闆聯絡,
但不知為何總是聯絡不上,
而我就只能在 Tine 在家時才能回家(好在我們工作天差不多)
只是這樣礙手礙腳的實在有點討厭。
說起來,其實我一開始就應該去要鑰匙,
這種事情不應該因為在澳洲就有所改變才對。
由於我一開始的退讓,
造成到現在很不便。
也算是得到了一個教訓。
只是我也見識到了西方人的價值觀,
要是我是 Tine 的話,
我一定會在我室友拿到鑰匙前與他共用鑰匙。
將心比心,我可以體會這樣的感覺。
但是顯然對她來說,體會的深度不太一樣。
當然,她也跟我共用了一陣子,
這點我知道也很感激。
只是人與人之間能做到的程度與我們真的不太一樣。
另外諸如洗碗習慣的不同,
對室內穿鞋的觀念等等,
這些就算了。
因為我來這邊的目標就是工作交換潛水,
而她就是決定這一切的人,
與她做對是對我絕沒好處。
說起來,Tine 與我的同事都無法認同我拿的低薪資,
但是與我同為背包客的朋友或是在船上聊天的台灣大陸學生卻都認為這樣很不錯了。
我自己知道來澳洲這一趟,
我要的不是錢,而是經驗。
有時候這樣的原則很容易被外在環境影響而忘記,
也因此必須時常提醒自己,
當要做決定時以這個為前提下去思考,
自然就會有該做的選擇。